行業動態
5月7日,安徽電梯銷售跟蹤關注了由中國國家商場監督管理總局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局主辦,我國電梯協會承辦的2018電梯質量安全國際研討會在上海如期舉行。在這次會議上我國電梯協會理事長李守林作主題講話。
在會議室,李守林向與會代表簡略回憶了電梯行業開展進程,論述了電梯行業當前面臨的重要任務以及行業未來發展的方西。改革開放40年以來,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強勁驅動了中國電梯行業的高速發展,由當初在世界上名不見經傳一躍發展成為全球第一制造大國、保有量第一大國和出口第一大國。2017年,全行業共生產制造81萬臺電梯,占全球總量的75%以上;全國保有量達到52萬臺,占全球保有量35%以上,出口電梯7.8萬臺。
據李守林介紹,中國電梯行業在改革開放的40年里保持了穩定快速發展的態勢,從2009年到2014年經歷了高速發展期,五年間平均增長率在20%左右。2014年至今增速大幅減緩,年增速降低到3%左右,逐步進入平穩增長的新常態,在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了制造、安裝、維保全產業鏈的安全監管體式和標準體系,使安全運行保持平穩。
談及當前面臨的重點任務,李守林認為,巨大的電梯保有量和人民群眾對安全和運行可靠性日益增長的需求,老舊電梯存量的逐年大幅度的增長和政府關注民生而出臺的既有建筑加裝電梯的政策,為振興行業的持續發展提供了新的市場動力,同時為產業結構調整、產品結構的調整創造了機遇。
目前,電梯行業的主要任務有:一是,積極貫徹執行政府質量提升行動計劃,全面提升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執行更加嚴格的安全和可靠性標準,提高電梯安全和可靠運行水平,承擔起行業和企業應承擔的社會責任。二是,積極主動調整產業結構,由制造業向服務業轉變,補齊服務業短板,創新服務模式和方法,運用物聯網技術實現服務現代化、經濟化,保障在用電梯的可靠運行。三是,調整產品結構,使產品能夠充分滿足市場個性化需求,創新產品設計、制造理念和方法,用全生命使用周期和更便于服務業提升為目標進行產品研發,使服務業與制造業無縫對接。
第四,做好既有建筑加裝電梯的適應性工作,加裝電梯在適應上與一般電梯有本質上的不同,一般電梯是在軌道已按標準建造完成之后提供電梯產品和后期服務,而加裝電梯是工程項目,涉及到新建軌道與建筑物的聯接強度、剛度、穩定性,井道尺寸與建筑物需求,小區通道是否滿足建筑規范要求,井道內無保溫設施、供暖設施而造成的電子控制系統是否能夠適用等一系列工程問題,需要行業和行業解決,與建筑業密切配合,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以保障政府的民生工程安全實施。
而對電梯行業的展望,李守林認為,電梯行業在可預見時間內,仍將保持平穩的增長態勢。從宏觀上看,盡管我國電梯的保有量、年增量都已是全球之最,但人均保有量尚未達到發展中國家人均,距發達國家人均保有量仍有較大差距,發展仍有巨大的空間,但驅動因素將發生本質性改變,房產需求增量將逐步下降,更新改造量將大幅上升,既有加裝電梯和家用電梯、特殊電梯將作為重要增量需求,一帶一路也將帶動出口量的增長,市場需求總量將繼續保持穩定的增長,巨大的保有量為服務市場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和創新機遇,服務市場仍將繼續保持大幅增長,因此,可以預見,中國電梯行業的前景是光明的。
- 上一個:發生火災時千萬不能坐電梯逃生的原因
- 下一個:合肥電梯:電梯的故障要特別重視